第六十六章 一意孤行(1/3)
作品:《希望顺城》年味越来越淡,迈出校门,至今五个年头了。与同学聚会时,班长领高飞给自己结识,与他在一起,总感觉生活少了些什么似地。只是这个年,过得稍微有些意思,领略了回族人的生活习惯,也尝试了身为回族人媳妇的风俗。高飞戴着棕色无沿小圆帽,自己戴着青色盖头,才像是做了回真正的回族人的媳妇。过年没回娘家,与高飞去了深城,本计划在深城过年,哪知在丈夫的怂恿下,很快又被他的老乡们领去云南亲戚家。来到云南,本希望好好地玩上几天,恰巧遇上婆婆年前突然去世,最后只得陪同丈夫回了趟宁夏。婆婆突然去世,对祝惠华打击挺大。在元宵节前一天回到公司,上班也像换了个人似地。遇见同事,只是颔首点点头。遇上要好些的,顶多只是提提嘴角,不会轻易露出牙齿微笑。
于海莲回台湾过年,农历二月初二回到公司。也许是女人感情细腻的原故,没两天便察觉她有所变化,便多心了起来。当天傍晚下班时,几人迈出一号楼大门,她便挽住祝惠华的手臂,亲密着往大楼前的池塘边迈去。
“这个年过得有些累,闻全元宵节前便回来了,我还想陪家里人多呆些日子。可经不起他左催右催,最后还是领着儿子回来了。”身躯玲珑小巧的于海莲说着,紧紧地倚靠在她的肩膀上,如亲姊妹般低声缓缓道:“你好像精神状态不好呀,过个年,人都变了。”她说着,扶了扶镜架,圆圆的杏眼透过镜片,愣愣地看着祝惠华惨白的脸蛋,仍旧迈动着步伐。
祝惠华没吭声,两人来到池塘边,她扶住栏杆才缓缓回道:“第一次与他想借春节的假期,好好旅游一番。可到了深圳,又去了云南他姐姐家,没想到婆婆突然去世。最后,只得与他们一同回宁夏去。”
“哦,难怪你这个样子,我还担心是你身体方面的原因。”于海莲知道她说的他是指高飞,便以同情的口吻道。她说着,知道祝惠华婆婆去世,对她有一定的影响,便岔开话题,低沉道:“回族人过年,是不是像我们汉族人过年一样,都喜欢热热闹闹,亲人团聚,走亲访友?”
“回族人信奉伊斯兰教,他们不过年。他们过自己的节日,也相当于我们汉族人的春节。”祝惠华说着,推了推鼻梁上的镜架,缓缓道:“每年有两次,都和春节时间不搭嘎。他们过年与我们的假期时间不符,所以一直也没能去成。”
“原来是这样呀?”于海莲在第一次来大陆前,也了解过大陆的许多民族的传统习俗,知道各民族的风俗,便忍不住问高飞母亲去世的情况。轻声地接道:“老人多大年纪呀,高飞才三十几岁,她应该没满六十吧。”
“才五十出头。”祝惠华沉重道:“十六岁生他姐,十八岁生他。他们那没计划生育,接下来又生了好几姊妹。这次回去,我还都是头一次与他们见面,都不知道怎么称呼他们。”她说着,深深地吸了口气,缓缓吐出时道:“他们传宗接代的思想很保守,说要我赶紧生几个孩子。说出来像吃豆腐那么简单,这可能吗?如今一胎养着都艰难,更别说几胎,也不知他们是怎么想的。”
“有什么艰不艰难,生下来谁都养得起,只是质量的问题。”于海莲说着,脸上挂满了喜悦,低声道:“我又怀上了,家里人不让我回大陆来,可他催得紧,只能想办法过来。没几个月,我还是要回去的。”她说着,低声道:“这事先不要告诉大家,一切顺其自然好了。”
“恭喜恭喜,这一胎你该想要个女孩吧。如果真的是位女孩,那便是儿女双全了。”知道于海莲又怀上了,祝惠华脸上似有些晴色,忙提了提嘴角露出雪白的牙齿,勉强地微笑道:“鲁副理这回又该开心了,你们台湾人没有计划生育,不受这方面的约制,真好。”
“有约制也没用,能养得起的,也不在乎那点罚款。在生育方面,老一辈的都希望儿孙满堂,自然会全力支持。像我们两家的情况,即便是儿女双全,看来还是要继续生,不想做生育的工具,也由不得自己。”于海莲说着皱了皱眉头,想告诉祝惠华,自己和丈夫家里的情况,最后还是忍了下来,含笑道:“你大我两岁,也该要个孩子,别说他们催你,你自己也该考虑这方面的事了。”
“是在考虑,可他吸烟,有时候还酗酒,这能行吗?”她说着,回头见武新华过来,便点了点头讪笑道:“行吧,春天是怀孕的最佳时节,一切都顺其自然。”她嘴上是这样说着,内心却有股难言之隐,一阵阵扎心。是啊,在争执要不要孩子的问题上,自己可能是过于执着,才让他沾染上那东西。可沾染上,还能要孩子吗?她想着,内心不由得纠结起来。
“你俩聊嘛呢?”武新华过来,含笑地看着两人道:“过完年,本应有片刻的消停,没想到市场上有新产品上市,我们却更忙了。”她说着,看了看夕阳从一号楼顶,正慢慢地掩盖围墙,扑向雍绮大道,知道这时去饭堂,会有些拥挤,便靠在栏杆上,款款笑道:“时间过得好快呀,眨眼过完年又快到四月份了,每天忙忙碌碌,都不知道时间是怎么过去。只有看着孩子们渐渐地长大,才知道自己已经不年轻了。”
“你也该满足了,在顺城有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希望顺城 最新章节第六十六章 一意孤行,网址:https://www.88gp.org/397/39723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