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二、共说题诗压腐儒(2/3)
作品:《重生之大科学家》都是极好的,如何会出这等荒唐的题目?”
翁斌孙道:“据当时人说,俞前辈任学政时,不许学生尊信狐仙,惹恼了狐仙。然而又德不胜妖,出题时被狐仙作法迷惑了,以致于出了这样的题目。因为此事,俞前辈被御史曹登庸弹劾,认为命题‘割经裂意’‘图谋不轨’,文宗显皇帝龙颜大怒,纵使座师曾文正公力保,也挨了‘革职,永不叙用’的处分。所以,这题目还真要用心出才是!”
诸人一齐点头。
孙元起有些疑惑:“各位前辈,上个月朝廷不是说,从明年开始,所有乡试、会试一律停止了么?恐怕以后不用再出此类题目了吧!”
其他几个人一齐看了过来。最年长的陈伯陶慢悠悠地说道:“顺治初年,就有人说要废八股,结果呢?光绪戊戌年时,康梁逆党也说要废八股,结果呢?如今的事,谁说得清!只是这八股取士,乃是祖宗的成法,数百年留下来的规矩,如何可以轻废?且看数年,必然有噬脐之悔。”
诸人一齐点头。吴士鉴这时说道:“说到河南和出题,我倒想起一件趣事来。左文襄公麾下有一个参将,乃是河南开封人,在平定发匪、捻匪、回乱时多有战功。战事已毕,便求左文襄给他改授文职,于是到江苏华亭当任县令。刚上任没多久,恰好赶上县试,训导就请他出题。此人乃以骑射发迹,斗大的字认不得一箩筐,如何能出题?在事先便请师爷出好了题目,放在靴筒了。等考试那天,一摸靴筒,找不到纸条了。可下面童生都等着要题目呢,训导便问他:您记得纸上有什么字?县令说:别的都不记得了,就记得里面有匹马。”
翁斌孙道:“是《孟子》中的‘百姓闻王车马之音’么?”
吴士鉴说:“不是这匹马。”
刘春霖道:“那是《论语》中的‘至于犬马’?”
吴士鉴说:“也不是这匹马!这匹马,既不在中间,也不在尾巴,那是在头顶上。百熙老弟,你说是什么?”
孙元起一脸郁闷:你们玩题就玩题,你扯上我干嘛!让我现丑?当下只好摇摇头:“晚辈不知道。”
朱汝珍立马接话:“我猜到了!那是《论语》中的‘马不进也’!”
吴士鉴笑道:“县令看了半天,还是摇摇头,说道:我记得跟着这匹马后面的,不止这几个字。”
其他几人都凝神苦想,仍没有答案,只好催促吴士鉴快说。
吴士鉴接着说道:“训导也没辙了,只好让县令脱下靴子仔细找,结果在另一只靴子里找到了题目。训导一看,原来是‘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诸***笑:“原来这人认不得‘马’‘焉’!”
孙元起觉得他们笑的时候,眼神似乎都瞟向自己。难道是自己多疑了?
正好此时,小二端来了菜肴,资历最老的许泽新招呼大家道:“诸位都有些腹饥难耐了吧?我们边吃边聊!”
说是“边吃边聊”,吃的时候如何能没有酒?可如果就这么推杯换盏,那也太小瞧这群翰墨场的老手了!
孙元起本来还想:这些人不会发神经,来什么酸酒令吧?结果怕什么来什么。干了门杯之后,许泽新提议道:“如此喝酒,甚是寡淡,不如行些酒令来助兴吧?”
除了孙元起,其余几个齐声道“好!”
陈伯陶说:“行酒令,却需要一个令官。老夫痴长几岁,便毛遂自荐。”
诸人也同意了。
陈伯陶道:“先行此令:每人说《四书》中一句,要求句中暗含一种花名,全桌轮流,不能者、不通者罚酒一杯。老夫先来:隐者也,菊。”
许泽新当仁不让:“素富贵,白牡丹。”
恽毓鼎也道:“峻极于天,凌霄。”
其他人也随口说了几个,比如“一日曝之,葵”,“夫子哂之,含笑”。
说话间,就轮到孙元起。孙元起不说才思敏捷,便是《四书》也未通读过,如何玩得上这么“高雅”的酒令?只好闷声喝了一杯。
陈伯陶又道:“再行此令:每人说《四书》中一句,要求句中暗含一种药名,全桌轮流,不能者、不通者罚酒一杯。老夫先来:舟车所至,木通。”
许泽新道:“管仲不死,独活。”
恽毓鼎接着便说:“有寒疾,防风。”
翁斌孙道:“夫人幼而学之,远志。”
轮到孙元起,只有闷声再喝一杯。
陈伯陶又道:“再行此令:每人说《四书》中一句,要求句中暗含一个古今名,全桌轮流,不能者、不通者罚酒一杯。老夫先来:子欲往,许行。”
……
几圈下来,全桌就孙元起一人不停地喝酒。加上空腹喝酒,已经醉了七八分。
刘春霖倒是好心,便劝道:“孙大人不精此道,我们还是别行酒令了吧!”
朱汝珍眼睛一转:“好!我们不行酒令,改成每人赋七言绝句一首,内容须是西洋新事物,不成者罚酒三杯。如何?”
许泽新道:“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之大科学家 最新章节一二二、共说题诗压腐儒,网址:https://www.88gp.org/3/3993/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