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北平郡王(1/2)
作品:《婉宁》什么都不妥,你倒是说怎么妥当啊!>
李老公爷的暴脾气上来了,拍了一下椅子扶手,站起来问:“那几位相爷看,怎样才妥当?”>
皇上深以为然,你们只说不妥,朕说了法子,你们还觉得不妥。>
那你们说,怎样妥当吧!>
周太师看了一眼杜相,说道:“皇上巡幸江南,不是一日之功。>
如此京城不能无人看顾,不如杜相留下,经济民生,总要有人协理。”>
李老公爷瞪眼看着堂上各位,“你们都走,只有杜相留下?那可不成,杜相一人直言,若有偏颇,谁来指正?”>
周太师撇了一眼身侧,想说让顾相爷留下。>
李老公爷抢先说话了,“皇上,老臣看啊!地方政务,经济民生是大事,咱们都是武人,实在不懂这些。>
不如几位丞相留下,代圣上监国几年。皇上正好带着太子走走看看。>
那句话咋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皇上巡幸途中,教导太子明君之道。>
有几位相爷在京中坐镇,皇上定能万事无忧啊!”>
皇上笑了,李老公爷说的真好,朕出去走走玩玩,丞相们监国最好不过。>
周太师变了脸色,不能跟在圣上身边,这朝廷还不知谁说了算呢!>
李老公爷说完,坐下喝茶,含笑看着周太师,邵相爷舌灿莲花。>
皇上被闹的不耐烦了,拍了桌子,“拟旨,封武威候李锐为北平郡王,暂时监管西北政务。>
丞相杜维封安乐三等公,朕巡幸江南期间,代朕节制西北政务。>
镇国公世子辅助其父,镇国公李埻督军,务必保祖宗基业,国朝河山寸土不失。”>
这次周太师想拦都拦不住。>
写奏折的是杜哲,皇上说完,他也写完了。>
李老公爷放下茶碗,先拍了一阵彩虹屁,把皇上说开心了,拿着圣旨就走。>
杜相眯着眼睛笑,跪地叩谢皇上,一定不负君恩!>
李皇后听说弟弟封了郡王,笑的眼泪都出来了。>
在她的算计里,到江南后,先交好南方士族夫人,稳住太子地位。>
只要皇上三年不回京,她就能让太子回来监国。>
这样算下来,皇上这次出京,是拱手让出了河山。>
三年后,太子回归,弟弟李锐辅助昇儿继位,一切顺理成章。>
皇上亲手盖了玉玺的旨意上,杜哲写的是,北平郡王李锐,监管政务,代天子守牧西北各州府。>
几个字的差别,李文硕的权利被无限放大。>
杜相愿意留下打理朝政,是因为去江南,杜家只有听令行事的份儿。>
留在京城就不一样了,杜相就是万万人之上,无冕摄政王。>
权利太大,杜家根基太浅,自然不敢担下。>
把李锐抬出来,说成杜相给李锐打工,大家都有办法推脱责任了。>
李锐是郡王,但只是监管,没有实权。>
杜相有实权,但有李锐监管。至少皇上和诸位丞相是这样想。>
李老公爷满意,是因为儿子是兵部尚书,镇国公府可以说,总揽了西北军权。>
至于其他人,周太师也满意了。>
毕竟皇上在手,他就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京城还在哀伤遍地,外城几乎家家挂白的时候。>
皇上在盐商宅院里,忙着听周太师分割朝臣。>
谁留下,谁跟着,已经吵到不可开交了。>
迁都暂且不能明说,但皇上巡幸江南,要去金陵行宫暂住,三年五载回不来,相当于迁都了。>
以前跟着皇帝上朝,风光无限的朝臣,现在成了无头苍蝇。>
该何去何从,大家心里都没底。>
很多官员祖籍江南,但跟皇上去了金陵,族人就在眼前,他要做什么,还能像在京城时,那样便利吗?>
北地出来的官员没有纠结,跟着皇上走,不如留下,江南湿热,他们住不惯也吃不惯。>
不管朝廷如何,京城逐渐恢复了秩序,百姓收起哀伤,开始了日复一日的生活。>
姜婉宁到南水门接家人回来,船刚靠岸,陆老夫人先奔了出来。>
难得她没有扭捏,不用人背着上岸。>
“阿宁!”陆老夫人喊了一声,眼泪潸然而下,“到底怎么回事啊!胡人怎么打进京了?你伤了?这可怎么好啊!”>
姜婉宁很想问问,老夫人是不是刚睡醒?>
这都多久了,才想起问这些事吗?那晚送你上船时,我已经受伤了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婉宁 最新章节第268章 北平郡王,网址:https://www.88gp.org/275/275339/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