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再小的门店也要做品牌(1/2)
作品:《圆梦新媒体》经过一轮网上的搜索与统计,杨立新发现,无论做什么,都有一个龙头老大。而且,这些龙头老大不单止在渠道宣传、成本控制,乃至服务和让利的力度都全面碾压。
而且,这还是一家一人的奶茶店。与之硬钢,根本等同找死,必须要找出这家店的差异化。
这次,他开始学会了征求大家的意见,在群里敲打了一句:
“今天我仨出去了,看到的那家奶茶店,具体情况如下……这个时候,咱们就要学会做品牌了。大家集思广益吧。”
“杨可馨:小品牌的竞争力是什么?靠什么留住你的顾客呢?”
“凌行知:品牌一旦脱离了产品什么都不是,但企业一旦没有品牌,将会碌碌无为。所以,我建议要先从她的产品着手。”
“鲁城伟:可是,她的产品很凌乱啊,明明是奶茶店,却卖糖水。不过也不怪她,秋天了,还喝什么奶茶。”
“朱婷婷:其实,冬天也是可以奶茶的嘛!@鲁城伟,你懂不懂女孩子?”
“鲁城伟:发了一个无奈的表情。”
“范小轩:我认为所谓的品牌,必须去绑定一样东西,就好像,我们写文案的那个标签。你没有分类,我怎么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你呢?前提,我还不是你的粉丝呢。”
这话一出,立刻引发全群力挺,全员点赞,大家纷纷表示666
“杨立新:接下来,是用什么来打造她的品牌。”
“杨可馨:如今,她的小店只有一个简简单单的阿菊奶茶店,根本没有任何特色可言。“
“凌行知:特色我们挖嘛,不然,我们存在又有何作用呢?服务、食材、故事都可以呀。”
“杨立新:这里表示很难,服务?目前整间店只有她一个人在打理,父母都退休了。食材也不是当地的,而是直接从博京深滨等地进货。至于故事这奶茶也不是源自维州的。”
“凌行知:周围呢?周围如何?”
“鲁城伟:周围一间邮政局、一间文化宫,距离文创街说远不远,说不远,也还有很大段距离。旁边还是一条主干道,车来车往。”
“凌行知:……啊这?全无特色可言啊!”
“朱婷婷:你不要试图去解决客户方方面面,我们这间店才多大呢,我们公司才多大?”
“杨立新:那我们就去解决客户当中的一个特定的需求。”
“范小轩:不如试试聚焦小品类,小众的,最近这个小红薯挺火的。”
“杨立新:小红薯?(蒙圈)什么鬼?”
“朱婷婷:哎呀,你这大老粗不懂了。”
“杨可馨:大杨都不闻天下事的,钢铁直男。”
“凌行知:哈哈,大杨居然不知道还有这款软件,最近很火的种草社区啊。”
“杨立新:这不是重点好不?现在不是围绕奶茶店怎么打造吗?”
“凌行知:我们要以需求为前提,去围绕产品,去造概念。”
“杨可馨:呵呵,各位小伙伴,说那么久咱们貌似还没有讨论出一个所以然来。”
“杨立新:个人觉得,这间店最大的卖点,就是她传承了三代的这段历史,一旦找对突破口,有大大的文章可做。“
“杨可馨:那这个历史就交给大杨吧,她店的吃喝内容我来。”
“杨立新@杨可馨:内容接下来,私聊……“
经过一轮讨论后,众人虽然还是没有讨论出具体的结果,但基本有了一个概念,至少比没有讨论之前要好上不少了。
运营部也有了具体的分工:
首先,奶茶的吃喝文字部分交由杨可馨负责;而卖点则由最年轻的范小轩来开发;凌行知则是看看如何建立新的增长点;视频和剧本就是朱婷婷和鲁城伟讨论。
最后,就是杨立新的历史部分了,这一步是最难,也是建立品牌的最关键。
这毕竟不是全部人的历史,而且这历史还是一个“断代史”,每一代人都只有自己那代的回忆。
靠自己编是不可能的,而且阿菊的家族也不是名人,历史书不会有记载,档案馆也不会有任何记载,这段历史,终究还得靠阿菊自己。
断代?自己?客人?
咦?杨立新忽然灵光乍现,这前后三代人虽然不同,做的东西也不同,但客人还是一样的呀!可能不一定有贯穿三代人的老顾客,但至少会有见证了两代的吧!总会有一些同时见证过两代店家的客人。
他立即联系阿菊奶茶店的老板娘阿菊,说希望能收集到一些关于过去的历史。
阿菊表示没问题:“没问题啊,不过,这些事,我还要先问问我老爸。”杨立新还意外得知,她的店恰巧就在下周迎了店庆,这正是她的店建立八十周年啊!
八十周年啊!在市区内,一间开了有八十年的店呢!这放在全市,也是一个妥妥的大事!
得知这个消息的杨立新,立即将这件事情告诉了公司全部人他要策划一场八十周年的店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圆梦新媒体 最新章节第37章 再小的门店也要做品牌,网址:https://www.88gp.org/263/26366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