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何为‘忠’(1/2)
作品:《万古尊皇》整个一上午,都在这些准备之中度过,唐朝几千年的历史,对于礼仪有着很严格的划分,一步一台,一言一句,都要有着足够的规矩,这是一种尊敬,更是一种拥护。中 文网
待到正午时分,长长的马车贵轿才来到私塾学苑。
整个学苑奏响声乐,学苑一干人等站立迎接,场面恢宏。
而这时,光绿大夫才从马车之中出来,印入众人视线。
此人四十岁许,整洁的三品官衣,没有一丝褶皱,脚踏深色官靴,给人一种凝重气分,但是此人却露出笑意,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头梳理的整整齐齐,头上官帽也是一丝灰尘都没有。
他走下马车,没说一句话,而是先跪在地上,双手作揖,整整三叩九拜,一礼都未缺失,当然,三品官员光禄大夫跪拜在地,整个学苑所有人也都跪在地上,但却没有三叩九拜,而是将身子放低,额头紧贴地面,静静等待大人跪拜完毕。
此举名称叫三念恩地,也就就是所谓,感谢私塾学苑的教育之情,感谢朝廷的器重之恩,感谢百姓的爱戴之心,此为三念,这种礼仪,一直沿用许久,为的就是让身居高位,权势滔天的当朝官员,不忘本心,不忘初衷,尽善尽责。
对于此,这也是文人们最为看重的一环。
礼拜结束后,光禄大夫站起身,并未拂去身上灰尘,而是紧忙上前,搀起学苑资深的大儒们,这一简单的礼仪,可有可无,但却沿用至今,这些私塾学苑的大儒们,并未身处高官,享用荣华富贵。
相反,他们却几十年如一日,投身于私塾学苑,为唐朝缔造一代又一代的伟人能士,他们是无私的,对于这样心系天下,任劳任怨的大儒们,不止光禄大夫,整个唐朝无一人胆敢轻视,相反,所有人都对他们敬佩有加。
“老师,快快请起,莫要折煞子煜。”
光禄大夫名叫颜子煜,子煜一称,如同乳名,只有遇到长辈,才可以此自称,可见,光禄大夫对这些私塾学苑的大儒们何等尊敬。
几位大儒高呼谢恩,协同所有跪拜之人起身,虽然大人尊重他们,叫一声老师,但是唐朝君臣纲要深入人心,他们并不会倚老卖老,相反,他们更加尊重这些身居朝中,为国分忧,替君分忧的大臣们,这种风气,在这大唐,传为美谈,这也是唐朝一直鼎盛富裕的原因所在。
接下来就是沐浴换衣,这也是一项重要礼仪。
所谓在其位莫其职,光禄大夫从朝中而来,身穿官衣,但是到了私塾学苑,他就是一名老师,所以要退去官衣,穿上民服,这也正是所谓祛除官威,还原本心。
这处礼仪过后,便开始了今日的授课。
光禄大夫坐在高位,下方坐满学生,黎白此时也在。
“何为‘忠’?”
光禄大夫坐在高位,声音洪亮,透露一股浩然正气。
“‘忠’忠诚、忠良、忠恕。‘忠’,是我大唐朝主张的一种高尚品德。一提‘忠’,往往想到‘愚忠’,其实这是误解。在我看来,不只是对‘君’,对平民百姓、对所有的人,都有一个‘忠’的问题。”
光禄大夫顿了顿,继续说道。
“对于一位最为普通的平明百姓,他要忠于家,忠于父母,忠于妻儿,忠于人皇。忠于家,竭尽所能,使家人幸福安定;忠于父母,所谓父母之命大于天,为何?且不说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之痛,何等难熬,单单那数十年的日日夜夜陪伴,养育之恩,便贵于天;忠于妻儿,十年修的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夫妻二人,经历众多劫难,生命之火早已融为一体,这个忠,定要恪尽职守,自己的孩子,是生命的延续,香火的传承,此忠,难为。”
这些忠言,早就烙印在在场的骨子之中。
“此为小‘忠’,何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万古尊皇 最新章节第五章:何为‘忠’,网址:https://www.88gp.org/24/248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