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贤妻(2/3)
作品:《辽东皇家禁地》生看病,所以很多女人本来小病变成大病,不该死的病却死了。尤其是大家闺秀。您想?如果女郎中坐堂医病,必会引起众人惊讶和反响,一定会引起很多人议论关注。当然咱们在引起人们关注的同时,必须要手到病除加深影响,才能真正使姜家医病的名气大振!”
无为听罢惊讶道:“嗳呀!贤妻,我从心里佩服你!这可是我没想到的。你说的对极了!在西洋各国,女医生看病那是太普遍了。世界在进步,咱大清国也应该进步。好!你等着,我这就去与爹和大哥商议。”说罢就往外走。
“哎哎哎?夫君……您急什么呀!您看看这都什么时辰了。”
四处瞧了瞧尴尬道:“是啊!都已经二更天了。”
次日,无为走进姜郎中诊房:“爹,丰蓉有个能使姜家诊房兴旺的想法,我认为很可行,您看是否把大哥也叫来咱们商讨商讨?”
姜郎中听罢不禁一愣:“什么?你媳妇有使姜家诊房兴旺的良策?”
“是啊,我认为她的思路还真不错!”
“好!不管她的想法是否有用,她能为振兴姜家动脑这就好!那你快去把你哥叫来听听是否可行。”
少刻,无为和炎廷匆匆走进屋。
无为道:“爹,大哥,昨晚上,丰蓉说……”
无为兴高采烈地诉说……
姜郎中听罢兴奋道:“好!二媳妇这个思路太好了!”
炎廷听罢眉头一皱疑惑道:“爹,我觉得女人抛头露面不太好吧,那让人多笑话啊。”
姜郎中严肃道:“唉,你可真是死脑瓜见识短!我与西洋名医打交道时,他们都说大清国封建愚昧!落后透顶不允许女人抛头露面,没想到这话又出在你这个行医人之口,真令我羞愧呀,我赞成二媳妇的想法。”
炎廷深思片刻眼睛一亮恍然大悟道:“爹说的对!有道理!我想通了。”
姜郎中道:“想通了好!老二,你去叫你媳妇来,说我有话说。”
无为答应一声走出门。
姜郎中对炎廷嘀嘀咕咕……少刻,只见丰蓉来到客厅。
姜郎中道:“二媳妇,你坐下,刚才老二把你琢磨的女人坐堂诊治病人和中西医综合医病的路子大致告诉了我,我认为还真不错!有思想,好啊!呵呵呵呵……这必将是大清国诊病发展的方向。你不仅聪明善学,也勤于动脑精益求精,爹心里高兴啊。不过,你虽然对学医十分热心,但对传统行医的望、闻、问、切等诊断经验没重视,这可不行啊。你想学中医,这望、闻、问、切,医道乃昔神圣相传,很多医病秘方你必须精通,且不可缺一,在此基础上才可以考虑创新诊病新路。”
丰蓉微笑道:“爹说的甚是!我知道中医学问博大精深,然,我急于面对患者,可我把握不准这古老中医综合分析四点内涵,还望爹多多指教。”
“不是‘四点’,是‘四诊’。行医之人说话要十分准确。这望、闻、问、切,即所谓郎中医术的神、圣、工、巧。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也。医学知识如浩瀚大海,但首先要搞清楚常见病的医治方法……”
“爹,这‘四诊’对治病真的就那么重要吗?”
姜郎中道:“当然相当重要!尤其在当今医病条件简陋的情况下,一个郎中,如若能将‘四诊’把握精确,就能迅速准确辨别病性、病因、病位等,从而为准确医治抢占先机,确保医治效果。你想成为一名良医必须耐得住性子,脚踏实地在这上面下苦功。必须四诊合参才能准确把握患病根源,确保疗效奠定扎实的基础……”
她听罢回到卧室,正陷入深思中听到脚步声见无为走进屋:“夫君,刚才爹叮嘱我学诊病必须精通‘四诊’合参的方法,我还没全听懂。您能否再具体地讲述一下?”
“哦,我从小就一门心思渴望学而优则仕,对家族传统医术毫无涉足兴趣,以至于辜负了爹的期望。后来他老人家只得把希望寄托在大哥的身上,谁知天生木讷寡言的大哥虽说十分听话勤奋学医,但他在悟性和灵气上一直都未达到爹的希望。而小弟炎成则把大部分精力全都投放在药材生意上……父亲曾一度叹息姜氏医术后继无人。如今见你对学医热情十足,才又重新燃起振兴姜家希望之火。”
“咱爹强调‘四诊’的重要性。哎?您说‘望而知之谓之神’等四句话如何领会?”
“望而知之……”他边诉说边踱步,不时兴奋的望着她。
丰蓉坐在桌子旁边的椅子上,边认真听边写,问道:“哎?夫君,中国的名医很多,例如扁鹊、华佗、张仲景、李时珍等。您最敬佩的是谁?”
“其实我最敬佩的不仅是孙思邈的医术高明,更敬佩他的两袖清风。据说隋文帝曾召他出任国子监博士,孙思邈却假称有病谢绝拒辞不赴。此后,他隐姓埋名钻研医学,遍游天下,专为百姓解除疾病痛苦,一想到这些我就汗颜。”
“您也不必自责,人各有志,只是理想不同,不能因此否定自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辽东皇家禁地 最新章节第93章 贤妻,网址:https://www.88gp.org/233/23334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