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回 中山狼乐极反生悲(1/3)

作品:《红楼同人之良缘

孙绍祖消遣了宝玉之后, 并未将这些些小事放在心上。他只道是□□了宝玉便是报了自己当初被王夫人和元妃轻贱的宿仇,甚是痛快, 由此也可见此人真是睚眦必报的小人。他并不知道, 表面上他风光不减,背地里却有人已经给他又记上了一笔账, 只等着择机报复。

孙绍祖在京不到一月, 这一月期间,他呆在家中的时间又连十日都不到, 可是就这十日,迎春便又被打了两顿, 头面肿得不能见人。贾琮得知, 心中大怒, 便连下谕令,催促孙绍祖返回军中,才算救了迎春的燃眉之急。

贾琮随后也便出征了, 这一去,真是豪情万丈, 想搏个封狼居胥,创下百年的太平。离京那一日,黛玉未去送, 天还不亮便起来,在家中以茶代酒,给贾琮饯行。贾琮随后便全副戎装,由忠顺亲王带领百官在宣武门外醴酒送行, 贾琮庄重肃穆,忠顺亲王代天子宣读过讨胡檄文之后,贾琮谨领圣旨,虽甲胄在身,一切议注半点不肯苟且。辞过天子之后,又恭恭敬敬地给站在一旁等着的贾赦行大礼,贾赦自然有一套“化孝为忠”的陈腐训词,这都是套路,不必多言。

随后贾琮就开始了戎马生涯,调兵遣将,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其中的烦难辛苦自不待言,便是那些军国大事,也不是本作者所能知道的,军事与政治不是闲情的写作范畴,故此略去不表。只道千里驰骋、枕戈达旦、浴血奋战了两年之后,终于彻底肃清了边患,贼寇败亡,余孽越过祁连山远遁,从此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终于海晏河清。

红旗捷报入京之日,举朝欢腾,皇帝大喜过望,便传令贾琮回朝、献俘、祭天、劳军。贾琮奉旨回京之日,林嘉蕤的密信也到了:“琮弟敬启:为兄闻古之圣贤,功成不居,天之道也。今贤弟以功勋之后,立不世奇功,大丈夫立身扬名之事业,贤弟俱为之矣。然近日为兄偶览历朝旧史,所谓功高盖主之臣,多不得善终,盖因不明去就进退之路也。为兄闻听,圣主欲以高爵厚禄酬有功,将宁国府国公世职赐予贤弟,此事可贺可忧,如此则贾家又一门两公爵矣,昨日抄家夺爵之事,尚未久也,望贤弟思之慎之。书不尽言,再拜。”

贾琮得了这披肝沥胆的书信,自然也就拿定了主意,入京之日,忠顺亲王代天子郊迎三十里,贾琮本已奉旨不下马,不朝拜,他却极为谦敬,丝毫没有骄尚之情,只望见忠顺王爷的大轿的影子,便下马恭立路边,待得王爷到了眼前,他行臣礼如仪,对待同僚也甚是亲和。忠顺王爷很是满意,在皇帝面前连连夸赞贾琮懂事,圣心甚是喜悦。

贾琮虽归心似箭,却没有贸然行事,虽然圣旨特命他回家团聚,他还是老老实实待在城外的馆驿,等着第二天入朝面圣。第二天,皇帝本允许贾琮带着自己的仪仗队,风风光光地进城,贾琮却知道那是想要让他给御史弹劾以口实,哪里敢带着一兵一卒,还是自己的连个亲随,二品的文官官服,不再穿戎装,也不骑马,而是坐轿入城。

见到皇帝,连篇称颂圣德教化之功,他是探花的底子,说起这些称颂文章来真个是花团锦簇,等皇帝提到赐他宁国公爵位,他连忙逊谢,称自己不敢贪天之功,不过是执行皇帝的退敌之策,再加上满朝文武的鼎力协助,才扫清了边患。于是一众君臣无不称赞有加。

皇帝觉得贾琮确是个擎天砥柱,越看越爱,便不以虚职浮爵相试探,而是实封他为靖远侯,开府建牙,仪同三司。于是贾琮便留在京城,不再回西边,从前的将官,他俱都断了联络,临别也只叮嘱他们勤于王事,勿负圣恩。他唯一不吝过誉之辞,大大保举的一人,便是那个孙绍祖。连篇累牍地说他能征惯战,屡立奇功,保举他做了安西都护府的都督。

皇帝自然要给这个面子,便准所请,还给了孙绍祖一个列侯的封爵。但是贾琮知道,以皇帝的多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红楼同人之良缘 最新章节☆、第九十回 中山狼乐极反生悲,网址:https://www.88gp.org/203/20309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