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计赚繁阳(2)(1/4)
作品:《大秦帝国风云》果然不出魏军繁阳守将们所料,没过几日就有兵马探子来报:“将军,廉颇领着赵国兵马拔营而去,两军对峙解除了!”
县尉杜孟秋、县丞魏鹏、县令段骧夫等人尽管有一些心理准备,也觉得这事情太快了点:“尔等可曾看仔细?廉颇军去了哪里?”
属下禀报:“那廉颇勒军不住,前些日子手下哗变,兵马散去了大半。今日一早,前方来报对面敌营不见旌旗、悄然无声。士卒前去察看,却见赵军营中狼藉一片,敌军原来是趁夜逃逸而去了。”
段骧夫面露喜色,“这廉颇此番果然是狼狈,其夜晚逃遁,看来是惧怕我等追击啊。你们在敌营中可曾仔细搜索过?”
属下呈上一卷简牍,“这是在敌军被毁弃的大帐之中发现的东西,似是廉颇给将军所遗留的书信。”
众人聚拢检视,那果然是赵将信平君廉颇写给魏军守将的一封书信:
信中大意是说,廉颇之所以领受君命攻击繁阳,就是因为魏国抛弃了自家的三晋兄弟赵国,去与秦国交好。三晋和则秦国忌惮,三晋相互猜忌,则秦人会趁罅隙而入。廉颇之所以起初不愿意动用大量兵马攻打繁阳,实在是不愿意赵魏兄弟手足相残。可是,魏国君主一意孤行,不但弃用了主张合纵抗秦的信陵君,而且还与秦国结盟,不去起兵援救韩国,还增兵繁阳,企图趁赵国新君未立的混乱局面攫取利益,赵国实在是忍无可忍了。现在,赵魏失和,秦军立即就进攻魏国,夺取了魏国的大片国土,这都是不智的决策惹下的祸患。
赵国目前嗣位之争的混乱局面还没有结束,但春平君的和秦之策显然已经破产,秦赵正在紧张对峙和攻防。(廉颇)吾要领军去抗击秦军,决定从繁阳一带地域撤离,罢兵息战,还给魏国兄弟们一片宁静。希望繁阳民众不要忌恨廉颇,不要再上秦国的当,做出亲痛仇快的事情来。
众人读罢唏嘘不已,竟然感念廉颇的恩德,直称廉颇果然是忠勇仁义。
久困的繁阳民众解放了,欢喜的人群奔走相告、四处一片喜气洋洋,轻松和欢快的表情写在官兵、县民、大小商贾们的脸上,“谢天谢地,该死的战事终于结束了。”,就连青楼的妓女们也忙着梳妆打扮,憧憬着快点来恢复战前客商云集、市井繁荣的祥和景象。唯一困扰乡民的还是城南河水的汛情,南方的粮米运不过来,饥馑还是没有获得根本解除。
10余日后,五六艘大船缓缓地驶入渡口、停靠在泥泞的河水北岸。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不胫而走:“河水上能行船了!大梁接济繁阳的粮草运来了!”
那些大船上满载着宝贵的粮食,押运粮船的士兵们打着魏国的旗号,人数很少只有百余人不到,其他的都是苦力。
粮草入城,繁阳军民喜上眉梢,热情地款待这些护送粮草的官兵们。不但如此,他们还从这些人口中获知消息:“魏王十分惦念繁阳苦战6个多月的子民,很快还有一大批粮食和布匹会运输过来。”
不足两日,夜幕中河水上游果然飘来了几十艘木船,这次的情况不同,运输的却是千余兵马,那是乔装改扮为魏军的廉颇部队,这些人马迅疾控制了渡口,立即向繁阳城疾行。
已经潜入城中的内奸,此时悄悄打开了城门,这些兵马蜂拥而入,径奔魏国繁阳县衙驻地奔袭而来。
繁阳城中的民众、军营中官兵还在酣睡,县衙和军营的大帐就已经失守了,许多官员和军队将领尚在梦中就被击杀或当了俘虏。城中一片混乱,赵**队四处纵火,还在喊叫:“不好了,秦军来偷袭了!快从东门、北门撤离”,民众闻声惊醒更加慌乱,纷纷扶老携幼蜂拥夺路出城,士兵失去指挥四处乱窜。
城外北大营、东大营的魏国兵马得知繁阳城中骚乱,急忙引兵来救,却与夺路而逃的大批民众裹挟、纠缠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秦帝国风云 最新章节33、计赚繁阳(2),网址:https://www.88gp.org/201/201500/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