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23)(1/2)
作品:《宰执天下》会议才刚刚开始,两边就针锋相对。
韩冈和王安石将正正经经决定国家大政的殿堂,变成了吵架的市口。
“何谈一鼓作气?”韩冈的声音大得就是在吵架,“河北有一名帅,便能保河北一路平安,但进兵燕蓟,却是胜率渺茫,且败则不可收拾。此时欲用兵于北,是拿国运孤注一掷。”
“陛下。”吕嘉问转身对太后道,“韩枢密献火炮,自谓神兵利器,远胜床子弩。如今神兵已铸千万,却不敢逾越雷池半步,即是如此,又何须空耗钱粮铸炮?”
“陛下,臣昔日说火炮,能做大军御寇的依仗。而吕主计今日的依仗,非是火炮,倒是嘴炮了。辽国幅员万里,带甲百万,岂是易与?若贼人侵疆,国中生乱,则不得不急。若欲兴兵讨境外敌国,则不得不稳。”韩冈转而望着王安石,“昔年先帝问策王平章,只因国库空虚,而臣反对仓促开战,也正有国中钱粮不足这一条。”
王安石沉声道:“西北罢兵,军费移至河北,足以供给战事之用。”
“战事一开,金水银水亦难济。若是不能一战而定,如陕西一般几十年纠缠不休,平章还能说‘足以供给战事之用’?”韩冈反问王安石,又道,“收复汉家故土,天下士民所望,自不必说。但天下士民盼望的是收复,而不是因收复而带来的惨败。前日平章与吕宣徽畅言北伐,敢问能否一战而定,从此北虏不再寇边?”
“伤有轻重之别,贼有大小之分。举兵攻辽,即便不能一战而得百年安宁,也能让河北得到堪比河东雁门的屏障,北虏大军望山兴叹,使天下士民能安享太平。”
吕嘉问代王安石避重就轻,韩冈冷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胜负之机,往往一线。以北虏百年底蕴,纵孙武子复生,亦不敢言必胜。吕主计不敢称必胜,却又自知之明。但既不能必胜,贸然北进,只为一口闲气不成?”
他说着,又对太后道:“陛下,昔年勾践攻吴,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二十年灭吴。如今先帝生聚教训十余年,事功仅得其半,若仓促起兵,十年辛苦,或将付之流水。以臣之见,仍当厚植国力,再期以十年,十年之后,灭辽不为难事。”
韩冈、王安石、吕嘉问等人,你一句,我一句,分毫不肯相让。
壁脚处的李格非听得啧啧兴叹。
‘这才开场吧!’
一切还是因为太后出场后的那句话,李格非向御座的方向望过去,连遮住太后的帘幕都看不清楚,不过帘幕之后的太后会是什么样心情,多少还能猜到一点。
开场 第 1731 章 ,赏赐照样不会短少。
但韩绛还是表明了立场,这当然让许多朝臣惊讶莫名。甚至王安石都不免心中动摇,回头深深的看了老友一眼。
排在班列后方的陆佃也不安的挪动了一下身子,一下子变得不自在起来。他没想到韩绛会支持韩冈,这或许是韩冈如此自信的原因所在,有太后,有首相,的确能够分庭抗礼。
方兴只排在他后几位,一切都看在眼里,冷笑了起来。
别忘了韩相公是哪里人?!河北灵寿啊!
如果能够一战击败辽人,那当然最好,河北就此太平了,但吕惠卿能做到吗?
韩绛了解一切,吕惠卿为了回朝,所玩弄的那些伎俩,又岂能瞒得过韩绛的眼睛?
韩绛与老朋友对视了一眼,眼中没有交情,只有决绝。
既然不准备打虎,却偏偏要去捋虎须,事成之后,自己悠哉悠哉的回京为相,却在河北留下了一个烂摊子。吕惠卿是福建子,自不担心辽人的铁蹄,可韩绛不能不为乡里担心。
在韩冈站出来之后,他就彻底的站在韩冈的一边了。不管王安石和吕惠卿是当真想与辽人打上一仗,还是只想借机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宰执天下 最新章节第13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23),网址:https://www.88gp.org/2/2056/1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