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银鞍契丹直
作品:《乱唐悍匪》“银鞍契丹直”是一支听命于后唐王朝,全部由契丹勇士组成的骑兵部队,是后唐时期的一个独特的社会现象。Ⅺ Ⅻ 网 Ⅻ
唐朝以开放的心态治国,加上盛世光环和汉文化的光环,吸引了许多国家和民族的人来到唐朝中原定居。到了唐朝末年,在当时的中原北方地带,民族混杂的情况已经是常态了。尤其在幽燕地区,许多契丹人也在此定居,而且祖祖辈辈在此生活了好几代人了,这些人也都是以唐国居民而自居。
早在唐朝的时候,唐军部队经常会招募北方一些悍勇民族的勇士加入唐军,契丹人和突厥人本来就是最好的战士素材,也是唐军最喜欢招募的勇士。
到了唐末军阀争霸开始的时候,沙陀人朱邪一家李克用当时驻守幽州的时候,一方面北方的契丹国国势蒸蒸日上,契丹人被描述成战争天才,另一方面这些居住在幽州,以幽州为家的契丹人,身材确实是高大结实,打仗勇敢顽强,而且纪律性甚好,于是便召集使用了全部由契丹人组成的骑兵部队。
为了与北方契丹国的士兵区别,这些人马鞍上都镶有一片银叶子,被称为“银鞍契丹直”。
“银鞍契丹直”横空出世后,屡次在战场上证明了他们的价值,三千人可当一万人来用,是用来突击破阵,打破战场僵局的一把利器。无论是中原内部军阀争霸,还是在国境线上抵御南下侵略的北方游牧民族,都非常好用,甚至用来与正牌的契丹国正规军作战,大刀砍向他们自己的契丹同胞,也是丝毫没有手软的。
契丹民族一根筋的忠直在这里也是充分体现出来。
这支军队在契丹国内争议非常大,被称为“契丹奸”,颇有汉人看待“汉奸”的意味,契丹皇帝屡次要求后梁和后唐皇帝取消编制,只是没人理他们而已。
当然,全契丹人的武装也是有风险的,所以后唐时代的军阀组建“银鞍契丹直”也不敢随意扩大规模,一般就是三千骑左右,死光了再去重建就是。
按历史的形成,在幽州的契丹人分为两大类,一是“后山化了,契丹人是勇士文化啊!
中原人装逼,通常都是问:“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种写法,你知道不?”换做契丹人来装逼,那就是看谁更勇了。
“什么?你三个打一个还打输了?怂!”
“什么?你三个打人家一个?三打一哪里还能赢不了,很了不起么?岗渡!”
“什么?打一万唐狗还要五千人才能打赢?算了,你回家带孩子吧,我来!”
“什么?耶律李胡带五千人打一千唐兵,败了?********啊!活该一辈子泡药桶了!”
看到没有?一个将领出来装逼,是有很多不相干的网民在不负责任地胡说八道的。
在契丹国里,一个想要装逼装得好的大将,上场打仗带的人越多,风险就越大。
手里攥的人太多,赢了肯定没功劳,万一输了就死定了,相反的,如果兵带的少点,那么碰上十倍于我的敌人,那就安全得多了。
万一赢了,那就是大功劳,打输了,逃跑的时候也是逃的理直气壮。
什么?万一逃不了?哪能呢?每个契丹人都是天生六条腿的好不好!他两条,他的马四条!
这也算是个旅游贴士,以后大家去契丹国旅游,想要装逼的时候,一定要以“勇”为先,才能真正赢得契丹人的尊重,契丹人这种战斗民族的生命,就是在英勇装逼的过程中,熊熊燃烧的。
哦,对了,忘了告诉大家了,现在2o16年了,契丹国已亡,大家还是不要去了。
本章已完成! 乱唐悍匪 最新章节第一百一十章 银鞍契丹直,网址:https://www.88gp.org/119/119613/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