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三章 建设根据地(三)(1/2)

作品:《历史天空下

完善军队编制,建立教导队和预备部队,军权和财务分开,军事主官调职??????赵翰青为了保证自己对军队的绝对控制和影响力可谓是费尽了心机,但是毫无疑问,这些借鉴了后世经验的手段将会极大提高队伍的战斗力,也保证了他对整个队伍的绝对控制。

除了军事,赵翰青还专门开会进一步讨论根据地的建设

首先一条就是掌握基层政权,当然不是采取过于激烈的手段。

然后就是讨论如何在在根据地内打土豪,没收的田地如何处置。赵翰青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收田归公,就是把恶霸土豪的田地、山林没收公有,而不是把土豪霸占的田地分给穷苦百姓,采取的也就是八斗坪镇的模式。这时代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实在是利大于弊,如果把土地分给个人,那些家境不好的人家遇到天灾走投无路时仍旧会把地卖掉,那些有钱的地主也会想尽千方百计去买土地。因此,有着后世经验的赵翰青最清楚土地归公才是解决贫富不均和避免土地兼并的唯一办法。把地租给穷苦百姓耕种,收取合理的地租,这样能够保证租地的人家顾着温饱,同时也间接地逼着拥有大量土地的地主减租减息。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就是在根据地开办医院、工厂和校。但是,赵翰青认为最关键的没人感兴趣。这让赵翰青有些郁闷,这帮大老粗们没人懂这个,也指望不上他们能给出什么主意,一切也只能等根据地建立之后再说。

最后又召开了抗日动员大会,赵翰青在会上慷慨激昂地进行了演讲,让大家明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也让大家生出了“驱除倭寇,光复神州”的使命感。

会议在牛头镇一连进行了好几天,然后,赵翰青才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牛头山山寨。

他仍旧住在松石斋,这里原来叫松月轩,牛头山原来的大当家的牛魔王和压寨夫人宋月娇的居所。因为院中有石有松,还有花圃,赵翰青很喜欢这里的清幽,于是就做了自己的居所。

如今,松石斋仍旧保持着原来的样子。古松苍劲,布满苍苔的假山石静静矗立。为了寻宝掘地三尺毁了花圃而改建成的菜园里子因为天气尚冷什么只种了一些蒜苗,不过绿油油地透着生机。

位于茅厕之下的藏宝地窖依旧,没有人能够发现这个秘密。赵翰青寻找机会把在八斗坪镇王三泰的密室里得到的古玩也都放了进去,赵翰青对古物的重视源于记忆。在后世,古玩的价值超过了金银珠宝。当然。他对这些古物是重视而不是喜爱。他还没有培养出那种雅趣。

赵翰青就在牛头山住下了,忙着整编队伍,训练新兵,筹备根据地的建设??????整天忙忙绿绿的,一直等到农历的二月底才稍有头绪。

照字营和心字营已经组建完毕,标准建制一千五百人。四支主力队伍一共六千人,加上教导大队和预备营全军人数近万人,名符其实的伏牛山绿林中的第一势力了。

这时,牛头山周围的恶霸地主家陆续都遭到了“土匪”的劫掠。有的被绑架了,有的直接被杀,反正包括他们的爪牙一个个都没有好下场。

没有多久,牛头镇的镇和民团团就因为治下治安混乱、土匪肆虐被士绅百姓的两名告状而丢了官,其实镇和民团团是青字营推出来的傀儡,虽不是自己人却一直看着山寨的脸色行事,这次却被无情地抛弃了,根据地建设不需要傀儡。

县里很快任命了新的镇和民团团总,而新镇和民团团总自然都是山寨的人,这是十根金条换来的,什么时候都有买官卖官的事情,这时候的买官卖官几乎就是官员晋升的唯一途径,并不像后世那样不能摆到台面上。

换了镇和民团团总之后,民团虽然还是叫民团,但是实质上成了预备队的一部分。这样一来整个牛头镇就完全置于青字营的控制之下了。就开始了根据地的建设工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天空下 最新章节第六百九十三章 建设根据地(三),网址:https://www.88gp.org/1/1538/643.html